從蟄伏到複蘇 投資人忙碌中尋找新機遇
從蟄伏到複蘇 投資人忙碌中尋找新機遇 时间:2025-07-05 07:21:31
證券時報記者 李明珠
春回大地,萬物複蘇。2025年,一級市場的投資人開始忙碌起來,穿梭於各個路演現場、盡職調查和談判桌前,尋找著下一個獨角獸的蹤跡。
“去年這個時候,我還在家裏‘躺平’,今年已經忙得腳不沾地了。”總部位於北京的某早期機構投資人何一(化名)笑著說道。他坦言,過去一年的“寒冬”讓許多投資機構都放慢了腳步,尤其是去年這個時候,堪稱整個一級市場的情緒冰點,自己都琢磨著要轉行或者幹點副業了。而如今,隨著政策利好頻出、二級市場表現向好,尤其是港股市場科技板塊的強勢上漲,海外資金對於中國科技資產的重新評估,加上“杭州六小龍”現象的引爆,她明顯感覺到,整個一級市場的信心回暖,迎來了久違的“小陽春”。
“最近幾乎每天都有路演,周末也要加班看項目。”何一表示,她所在的機構最近已經投出了好幾個項目,涉及人工智能(AI)、產業鏈的上下遊等多個熱門賽道。“雖然市場回暖了,但我們的投資邏輯並沒有改變,交割的這些也是之前一直在看的,現在市場點燃了投資AI的熱情,從我們所在的機構來看,主要圍繞工業及具身機器人方向布局,重點關注靈巧手、智能夾爪、特種機器人、空心杯等小體積大扭矩關節電機,其中也包括一些機器視覺領域,3D視覺、智能相機等行業應用我們也重點進行掃描。”
其實從機構的投資邏輯來看,並沒有發生大的改變,何一補充說,他們依然堅持價值投資,尋找真正的科技創新企業,但是可以發現,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,投資機構更加理性,也更加注重項目的長期價值。
看得多、出手謹慎是大家的共識。一家早年就布局AI賽道並且在中國和美國都廣泛投資的雙幣基金投資人透露,“我們去年出手算是次數較多的,但整體投資金額都不大,總共一個多億的盤子投了20多個項目,但今年整個市場立刻就不一樣了,AI的熱度暴增,幾乎每個機構都開始看這個方向,而且AI的應用落地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快,尤其是中國市場,非常值得期待。”
“現在市場上優質的項目依然稀缺,競爭非常激烈。”上述投資人表示,為了搶到好項目,各家機構都使出了渾身解數,除了提高估值,還要提供各種增值服務。幫助企業對接資源、拓展市場,甚至參與企業的戰略規劃。他認為,未來一級市場的投資將更加注重投後管理,投資機構也將從單純的財務投資者轉變為企業的戰略合作夥伴。
“去年我們除了在國內投資布局,還帶著被投企業走進中東,和當地的合作夥伴一起探討AI的未來發展,在沙特、阿布紮比、迪拜等地舉辦沙龍活動,拓展新的出海市場。今年還計劃帶著被投企業一起去矽穀學習考察。”該投資人還補充道。
“雖然退出壓力依然存在,但可以看到一些好的跡象,比如深圳本地一些真正有科技屬性、能夠對標世界同類型的創新企業通過IPO審核,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,相信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,未來會有更多優質的創新企業登陸資本市場,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。”有深圳本土機構投資人表示。
一級市場投資人的忙碌,是市場回暖的縮影,也預示著中國創新創業的活力正在重新煥發。